什麼是恐慌症(panic disorder)
根據DSM-IV(美國精神病診斷手冊第四版)恐慌症發作時須達到下列中的四項或以上,並在十分鐘內達到最強烈的狀態:
(1) 心跳加速或心悸
(2) 出汗
(3) 發抖或顫慄
(4) 感覺呼吸困難或窒息感
(5) 梗塞感似會嗆到
(6) 胸痛不適
(7) 噁心或腹部不適反胃
(8) 害怕失去控制或即將發狂
(9) 感覺異常,麻木或刺痛的感覺
(10) 冷顫或臉潮紅
(11) 頭痛、不穩感、頭昏沉、或快暈倒的感覺
(12) 失去現實感、感覺事物不真實,失去自我感、感覺與自己疏離
恐慌症的診斷特質DSM-IV
(1) 至少持續一個月,並且不斷擔心是否會有下一次發作
(2) 非由某種物質所引發的恐慌(Ex:咖啡因中毒)
(3) 一再發生未預期的恐慌發作(至少兩次)
(4) 非由一般醫學狀況的直接生理效應所造成。(Ex:甲狀腺機能亢進)
(5) 無法以其他的精神疾患作更加的解釋
(5) 是否有伴隨懼曠症
也許你知道因害怕而害怕的身體反應,但恐慌發作卻是毫無原由的.恐慌發作甚至可能在睡覺時發生.補充上述的恐慌發作症狀:
※ 恐慌發作來得突然,沒任何警訊,也沒有任何方法停止恐慌發作
※ 恐慌發作的恐懼程度遠超過正常的感受,通常是沒有任何關聯.
※ 恐慌發作常常幾分鐘就過去了,身體的反應往往是無法及時的調適.
恐慌發作對身體而言是不會有害的,但伴隨的感覺失去控制,及死亡的恐懼是最難克服的障礙。甚或引發畏懼,憂鬱,強迫症,自殺等行為。影響甚至會擴大至不敢面對外來的社會人際關係。通常這些畏懼與其說是害怕特定的事物或地方,倒不如說是這些事物或地方會讓人害怕引發恐慌發作。
一般來講,經歷一到兩次恐慌發作是不需過度擔心的。除非你一而再的恐慌發作,或是一直受到恐慌再次發作的心理威脅。如果持續的擔心恐慌發作,那就需要看看醫師了。
恐慌發作的原因:心理因素,生理因素,或者生理、心理因素兩者併存?
(1)生理因素:
有些報告認為可能跟家族性的遺傳有關係. 恐慌發作可能是跟生理上某些生物機能失
調有關跟民族性(ethnic groups)有關.女性得恐慌症的比率是男性的兩倍.
(2)心理因素:
壓力下的生活可能較易引發恐慌發作。另一個例子是在最近失去或跟最親近的人分離。
(3)生理、心理因素兩者併存:
生理、心理一同影響而引發恐慌發作。舉例來講,假如有人經歷心跳加速的經驗是因為喝了咖啡、運動、或服用特定的藥物,為此他可能認定是恐慌發作,而為此焦慮,最後果真恐慌發作。
最讓人挫折的是,恐慌發作並沒有辦法知道如何阻絕不同誘發恐慌發作的因子。所以正常的治療方式便是從全方面著手-----身體,心理,心靈。
恐慌症患者有一些出現憂鬱的症狀,亦常見不適切的利用酒精或藥物,來讓自己放鬆,若有此種情況,一定要與你的精神科醫師討論,尋求專業協助,不要諱疾就醫。